言字旁加揭的右边

投稿:空气里的味道 优质问答领域创作者 发布时间:2023-07-06 18:41:39
言字旁加揭的右边


1. 是“吉”字。
2. 因为“言”字旁加上“揭”字,组成了“吉”字,表示吉祥、幸运的意思。
3.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“吉祥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,人们常常希望自己和自己的家人能够拥有吉祥的生活。
因此,“吉”字在很多场合都会被使用,比如结婚、开业、搬家等等。

言字旁加揭的右边

1. 是“音”字。
2. 因为“言”字旁表示与言语相关的意思,而“揭”字表示揭开、揭示的意思,两者结合起来表示“音”字,意为揭示出声音的含义。
3. 在汉字中,许多字都是由不同的部首组成的,了解每个部首的含义和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汉字。

言字旁加揭的右边

字旁加揭的右边是谒yè字。

汉语汉字

谒,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,普通话读音为yè,最早见于说文解字时代,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。“谒”的基本含义为拜见,如:拜谒;引申含义为说明,陈述,告发,如:请谒其故。

言字旁加揭的右边

这个字是谒字,谒字的读音是:yè。谒字是汉语二级字,一般常用的意思是拜见。另指说明,陈述,告发。还指名帖。常用词组有拜谒,谒见,谒陵等。

言字旁加揭的右边

谒ye

谒ye(声调为第四声)十一画;讠部;形声;左右;五笔(YJKN)。释义1.请见;进见。一般用于下对上、幼对长,或用作谦词。如:拜谒。 2.禀告;说明;陈述。 3.请求。

言字旁加揭的右边

谒字

[ yè ] 

部首: 讠

笔画: 11

五行: 金

五笔: YJQN

基本解释

进见 拜~。~见。

到陵墓致敬 ~中山陵。

详细解释

〈动〉

(形声。从言,曷(hé)声。本义:禀告,陈述)

同本义

谒,白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谒,告也。——《尔雅》

摈者谒诸天子。——《仪礼·觐礼》

能典谒矣。——《礼记·曲礼》

惟我郑国之有请谒焉。——《左传·隐公十一年》

不谒而归。——《国语·晋语》

臣请谒其故。——《战国策》

言字旁加揭的右边

这个字的读音是谒ye四声,这个字的偏旁部首为言字旁,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字,一共有十一画,其繁体字是謁,其基本释义是1进见,2到陵墓致敬,常见组词有,谒见,拜谒,干谒,晋谒,参谒,谒归,谒医,谒黄帝陵,请谒其故等,

言字旁加揭的右边

谒,读ye,第四声。禀告,陈述,进见,拜见之意。组词:谒见。

同本义

不谒而归。——《国语.晋语》

请求

微太子言,臣愿得谒之。——《战国策.燕策》

进见

谒,访也。——《增韵》

言字旁加揭的右边

谒,读音“yè”。

释义:

1.拜见。 如《列子·汤问》“越日偃师谒见王。”

2.说明,陈述,告发。 如《韩非子·八经》“伍、官、连、县而邻,谒过赏,失过诛。”

3.请求。如《战国策·燕策》“微太子言,臣愿得谒之。”

 4.名帖、名片,谒是下级对上级、晚辈对尊长通名时用的名片,通常用于比较庄重、正式的场合。如《贺知府某侍读启》“怀谒诣辞。”

5.掌管晋见的近待。如“谒者”。

言字旁加揭的右边

1.读音,谒 yè

2.部首:讠

3.五笔:YJQN

4.释义:1.)拜见。 2.)说明,陈述,告发。 3.)请求。 4).名帖。 5).掌管晋见的近待

         谒至少在秦末汉初就已出现了。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记载,刘邦在沛县当亭长时有一次和朋友一起到吕公家去贺喜,因为没有带钱而不得上堂入座,便假装“为谒曰:‘贺钱万’,实不持一钱。谒入,吕公大惊,起,迎之门。”《释名》曰:“谒,诣也;诣,告也。书其姓名于上,以告所至诣者也。”

       这“诣”就是汉代的名片。1984年在安徽马鞍山发现的东吴将军朱然墓中出土了三枚谒。这三枚谒是用木片做成的,长24.8厘米,合汉代1尺,宽9 .5厘米,厚3.4厘米,谒面顶部中央写一个“谒”字,右边直行墨书:“节右军师左大司马当阳侯丹扬朱然再拜”,谒面有一大片空白,这就是书写贺礼钱数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