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道德经中,总结出了六条规律,它们是:
曲则全:即懂得弯曲才能保全,这体现了对立统一的思想。
枉则直:即通过矫正弯曲的部分,来实现整体笔直,这体现了通过调整局部来达到整体和谐的思想。
洼则盈:即通过使低洼的地方充盈起来,才能使整体丰盈,这体现了补短板的思想。
敝则新:即通过更新陈旧的部分,来实现整体的更新,这体现了推陈出新的思想。
少则得:即通过减少多余的部分,才能得到真正的收获,这体现了去粗取精、简约高效的思想。
多则惑:即当拥有的东西过多时,会让人感到困惑和迷惑,这体现了物极必反、过犹不及的思想。
道德经中六条规律
一、天下难事、必作于易,天下大事、必作于细
意思是即使再难做的事情,都会有好做的时候,别人之所以能完成你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事,是因为别人在事情简单的时候就去做了,所有的大事都是从小事一点点慢慢做起的,不要总想着一步登天,也不要被困难吓倒,一步一步慢慢来。
二、上善若水,水善利万物而不争
意思是最善良的品格就如同水一样,水为万物提供了滋养和便利,而自己安居其下,与世无争。
三、知足不辱、知止不殆、祸莫大于不知足、咎莫大于欲得
一个懂得知足的人,不会招来别人的屈辱,做人做事懂得适可而止,就不会遇到太大的祸患,人最大的祸根就是不满足,而人生最大的过错就是有太多的欲望。
四、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,处其实不居其华
男子汉大丈夫立身要敦厚,做人要朴实,处世就不会肤浅,内心充实的人,不会去追求那些虚化的外在。
五、大方无隅,大器免成,大音希声,大象无形
最方正的东西反而看不见棱角,就像人的原则,你是看不见的,但却是最方正的。越是贵重的东西做得越慢,越大的声音,反而越听不见,就像我们心中强烈抵抗的时候,是不会说出来的,最大的形象也是没有形迹的,就像爱、友善,这都是看不见的。
六、祸兮福之所倚、福兮祸之所伏
在生活中,福祸总是相辅相成的,生活总是给你一拳头,然后再给你“糖”吃,我们在得到福的同时,不能只顾着享受,也要做好面对祸的准备,我们在经历祸的时候,要想着熬过去就是福,这样会给自己更大的信心和动力。
以上6句传承了千年的经典,便是《道德经》向世人传递的人生智慧,《道德经》作为我国的“万经之王”,汇聚了那个时代老子的顶尖智慧,更是老祖宗对我们的谆谆教诲。
道德经中六条规律
1、飘风不终朝,骤雨不终日。——《道德经》
出自《道德经》第二十三章。
原文为:“希言自然。故飘风不终朝,骤雨不终日。孰为此者?天地。天地尚不能久,而况于人乎?故从事于道者,同于道;”
这句话的意思是,说话做事不要太过于猛烈,暴风骤雨虽然来得猛烈,却也不会刮一整天,而我们生活中同样如此。短期的过激,或许会出现暂时的成效,却难以长久,唯有尊重自然规律,不奢求一朝一夕的成功,持之以恒,不懈努力,“金石所致金石为开”,只有达到了量变的基础,才能达到质变的飞跃。
当遭遇人生困境时,亦是如此,困难总归是暂时的,坚持我们内心的目标,不忘初心,终归获得成功。风雨过后,才会见到彩虹,也许狂风骤雨的背后,正是我们期望的曙光。
锅盖句子:路要一步一步走,饭要一口一口吃。
道德经智慧锦囊六条:天下大事,必作于
2、大丈夫处其厚,不居其薄;处其实,不居其华。——《道德经》
出自《道德经》第三十八章。
原文为:“上德不德,是以有德……是以大丈夫处其厚,不居其薄;处其实,不居其华。故去彼取此。”
对于道德约束的要求,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都曾涉及的话题,君子也好、大丈夫也好,终归是道德社会对于品德的约束和标准,而老子对于大丈夫的标准是,能够堂堂正正做人,不违背自己的内心,不讲究浮夸虚名,而是真正能够将心中的“底线”坚守到底。
在我们生活中,总有一种人,口号喊得比谁都响,行动却比谁都慢,总是想尽办法占点小便宜,千方百计利用被人为自己谋私利,这样的人,表面上“德高望重”,实际上却是“道貌岸然”的小人,终究无法抵挡正义的审判。最近热议的《巡回检察组》里的武强,身居高位,却背地里干着违背纪律,违背良心的勾当,最后还在“两袖清风”和一堆钞票古玩中得到应有的讽刺。
锅盖句子:说一套做一套,做一个正直的人。
道德经智慧锦囊六条:天下大事,必作于
3、慎终如始,则无败事。——《道德经》
出自《道德经》第六十四章。
原文为:“慎终如始,则无败事。是以圣人欲不欲,不贵难得之货,学不学,复众人之所过,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。”
很多事情,如果我们能像刚开始接触时的心态对待,从一而终,再艰难的处境也会有办法的。我们常说:有志者、事竟成,破釜沉舟,百二秦关终属楚; 苦心人、天不负,卧薪尝胆,三千越甲可吞吴。坚持做好一件事,像实习生,像初学者一样虚心对待每一件事,做一个慎终如始的人。
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教授曾经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学习理论:"对于一个有一定基础的人来说,只要真正肯下功夫,在6个月内就可以掌握任何一门学问。
"这个理论,也被称作“西蒙学习法”,通过心理学家的实验表明:一个人1分钟到1分半钟可以记忆一个信息,心理学将这样一个信息称为“块”,估记每一门学问所包含的信息量大约是5万块,如果1分钟能记忆1“块”,那么5万块大约需要1000个小时,以每星期学习40小时计算,要掌握一门学问大约需要用6个月。而在这1000小时中,专注击破一个点,就会让看似困难的事情,变得不再遥遥无期。
锅盖句子:始终如一,善始善终。
道德经智慧锦囊六条:天下大事,必作于
4、祸兮福所倚,福兮祸所伏。——《道德经》
出自《道德经》第五十八章。
原文:“祸兮福所倚;福兮祸所伏。孰知其极?其无正邪?”
塞翁失马,焉知非福。福与祸其实并不是相辅相成的,而是事情是在变化中发展的,没有一成不变的福,也没有一成不变的祸,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应对这些处境。
世界畅销书《谁动了我的奶酪》,两只小老鼠在遇到奶酪后,依然保持着时刻警觉和探索的习惯,让它们在奶酪吃完后马上可以行动起来,从而找到了更多更好的奶酪,而小矮人却在得到奶酪后,贪图享乐,不思进取,在奶酪消耗殆尽后,只会怨天尤人,却不敢迈出步子寻找新的奶酪。
锅盖句子:成功时心存敬畏,失意时充满自信。
锅盖句子:成功时心存敬畏,失意时充满
5、天下难事,必作于易;天下大事,必作于细。——《道德经》
出自《道德经》第六十三章。
原文:“天下难事,必作于易;天下大事,必作于细。是以圣人终不为大,故能成其大。”
老子认为,天下的事情,再难的事情,都是从容易的一步步做起,而那些大事,也是通过一件件小事来开始的。所以,成功的人,往往不会一开始就想着能够做多么大多么辉煌的事情,而是一步一个脚印,反而能够将事业做大做强。
曾国藩说,天下大事当于大处著眼,小处下手。
锅盖句子:每一个大成就,都是在无数个稳稳的小成就中练就的。
锅盖句子:成功时心存敬畏,失意时充满
6、祸莫大于不知足,咎莫大于欲得。——《道德经》
原文:“罪莫大于可欲,祸莫大于不知足;咎莫大于欲得。故知足之足,常足。”
灾祸往往是源于不知足,而险境常常由于贪得无厌。中国人常讲知足常乐,但我们身处一个物欲的时代,如何掌控自己的欲望,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。
我们无法奢求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冯森,也没有办法过度指责武强,毕竟,我们不在武强的那个位置上,如果你在武强的位子上,你能否面对千万诱惑却不为所动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