朏朏的读音

投稿:盛下阳光 优质问答领域创作者 发布时间:2023-10-17 08:28:26
朏朏的读音

词语: 朏朏

拼音: fěi fěi

注音: ㄈㄟˇ ㄈㄟˇ

引证解释: 1.兽名。《山海经·中山经》:“又北四十里,曰 霍山 ,其木多榖。有兽焉,其状如狸,而白尾有鬣,名曰‘朏朏’,养之可以已忧。” 汪绂 《山海经存》:“朏音菲。” 郝懿行 笺疏:“ 陈藏器 《本草拾遗》云:‘风貍似兔而短,人取笼养之。’即此也。” 宋 汪若海 《麟书》:“安得朏朏之与游,而释我之忧也哉!”

2.天未大亮貌。《楚辞·王逸<九思·疾世>》“时昢昢兮且旦”原注:“昢,一作朏。” 洪兴祖 补注:“朏,月未盛明。”

3.聚积貌。《西京杂记》卷六:“牀上石枕一枚,尘埃朏朏甚高,似是衣服。” 南朝 齐 王融 《法寿乐·歌宝树》:“亭亭宵月流,朏朏晨霜结”。

朏朏的读音

这个字是多音字,读作fei三声或者ku一声。读作fei的意思是指每月月初时月亮开始散发出光亮,读作gu时 意思是指砍木头掉下来的碎片。

朏朏的读音

关于“朏朏”的读音为“fěi fěi”,其中第一个“朏”字的声母为“f”,韵母为“ěi”;第二个“朏”字的声母和韵母与第一个相同,也是“fěi”。这两个字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常用字,因此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不太熟悉。

朏朏一词在古代汉语中有时用来形容月亮初升时的朦胧景象,暗喻事物的初始阶段。在文学创作中,朏朏一词也常被用来描绘自然界的美景,展现朦胧、柔美的意境。然而,在现代汉语中,这个词汇的使用较少,很多人可能并不熟悉它的读音和含义。

通过解释朏朏的读音及其在古代汉语中的应用,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个词汇。在阅读古文或者欣赏古典诗词时,遇到朏朏这个词汇,您可以尝试通过上下文来理解它的含义,体会它所传达的意境。

朏朏的读音

读音为fěi fěi,通常指兽名。指天将亮的时候。fěi:声母f,韵母ei,三声朏朏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种异兽,朏朏长得像猫,拖曳着一条长长的白尾,很多人都渴望找到它,养在身边。朏朏性格温顺,从不咬人,而且长相古灵精怪,很讨喜。

朏朏的读音

读音是fěi fěi,意思是1.兽名。

2.天未大亮貌。

3.聚积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