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字经的规则

投稿:三小六 优质问答领域创作者 发布时间:2023-10-04 08:04:59
三字经的规则

1、原文:为人子,方少时,亲师友,习礼仪。

译文:做儿女的,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,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。

2、原文:融四岁,能让梨。弟于长,宜先知。

译文:汉代人孔融四岁时,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,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,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。

3、原文:首孝悌,次见闻,知某数,识某文。

译文: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,接下来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。并且要知道基本的算术和高深的数学,以及认识文字,阅读文学。

三字经的规则

1、讲教育的必要性和应该学习的内容。这部分是从“人之初,性本善”到“文中子,及老庄。”

2、讲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。这部分是从“经子通,读诸史”到“朝於斯,夕於斯。”

3、讲努力学习的重要意义。这部分是从“昔仲尼,师项橐”到“戒之哉,宜勉力”。

扩展资料:

《三字经》内容的排列顺序极有章法,体现了作者的教育思想。作者认为教育儿童要重在礼仪孝悌,端正孩子们的思想,知识的传授则在其次,即“首孝悌,次见闻”。训导儿童要先从小学入手,即先识字,然后读经、子两类的典籍。经部子部书读过后,再学习史书,书中说:“经子通,读诸史”。

《三字经》最后强调学习的态度和目的。可以说,《三字经》既是一部儿童识字课本,同时也是作者论述启蒙教育的著作,这在阅读时需加注意。《三字经》用典多,知识性强,是一部在儒家思想指导下编成的读物,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。

在《三字经》出现之前,蒙学读物都是四个字一句,《三字经》则以三言形式出现,读起来轻松愉快,更符合儿歌特点,明朝赵南星称其“句短而易读,殊便于开蒙”,故此为蒙学第一书。《三字经》在古代被称为“小纲鉴”,可以将零散的知识贯穿起来,使读书积累的百科知识,得以纳入一个清晰知识体系。

“教不严,师之惰。”《三字经》是这样写描述老师在教育过程中的责任的,这里的“惰”并不仅仅是“懒惰”的意思,而是带有“错误”、“过失”的意思。即只是教育,但不严格要求就是老师的过错。在“传道授业解惑”的同时,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,在教会学生学习的同时更应该教会学生做人。

这是一名人名教师责无旁贷的。与此同时,严厉是以师德的培养为前提的的,只有自身素养的提高才能更好的“传道授业解惑”,才会使学生受益匪浅。就像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的那样“要想学生好学,必须先生好学。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