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前有个名叫张三的年轻人,他自视甚高,总是喜欢大放厥词。一天,他来到一个村庄,声称自己是天下最聪明的人,无所不知无所不能。村民们对他的夸夸其谈感到不屑,于是找来一个老者,希望能教训一下张三。老者问张三是否能够将村庄的井修好,张三信誓旦旦地答应了。然而,修井的过程中,张三却一无所知,只会说大话。最终,井修得更糟糕了。村民们看到这一幕,纷纷嘲笑张三,告诉他大放厥词并不能代表真正的能力。张三深感羞愧,从此改正了自己的傲慢态度,学会了谦虚与实际行动相结合。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虚夸与实际行动相比,毫无意义。
大放厥词成语故事
大放厥词这个成语,原指夸夸其谈,胡言乱语,但现在多用于指某人自夸自大,口出狂言。下面是故事:
很久以前,有一个叫做张光的人,他常常自夸自己厉害无比,说自己不仅善骑射,而且武艺高强,还拥有超凡的智慧和才华。他在家里,甚至在外面,都时常大放厥词,自我吹嘘。
但是,在他的武艺被考验时,他却不堪一击。张光最终被迫承认自己是个庸才,被人们嘲笑和耻笑。
于是这个成语也流传了出来。现在,大放厥词指的就是好说大话,说大话而不担负责任的人。有一句小俗语说得好:“骂得过,打得过,都不大放厥词。”
大放厥词成语故事
公元820年,唐朝著名文学家韩愈曾写了《祭柳子厚文》这篇文章,其中用了这样两句来赞扬柳宗元的文采才华:“玉佩琼琚,大放厥词。”意思是说文笔秀美,尽力铺陈词藻,美如晶莹净洁的玉石。
“大放厥词”原是用来赞美柳宗元写出了大量优美的文字,含褒义。现在这个成语的意义和色彩有了变化,常用来讽刺人大发议论,含贬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