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亮的各个形状名称包括:
1. 满月(Full Moon):当月亮处于地球与太阳之间,我们能够看到月亮全面都被阳光照亮,呈现出圆形的形状。
2. 新月(New Moon):当月亮处于太阳与地球之间,太阳的光线无法照射到我们能够观测到的月亮表面,因此看不到明亮的月亮,只能看到一个黑暗的、呈弯曲形状的影子。
3. 上弦月(First Quarter):上弦月是指月亮的一半被太阳照亮,从地球上看,月亮呈现出一个半圆形,右侧半部分被照亮。
4. 下弦月(Last Quarter):下弦月也是指月亮的一半被太阳照亮,从地球上看,月亮呈现出一个半圆形,左侧半部分被照亮。
此外,在满月和新月之间,还存在各种相对于地球-月亮-太阳位置的不同阶段,形成了各种月相,比如半月、三分之一月、五分之一月等。这些月相形状根据月亮所处的位置和角度而有所不同。
月亮各个形状的名称
1、新月也叫朔日
每当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,被太阳照亮的半球背对着地球时,人们在地球上就看不到月球,这一天称为“新月”,也叫“朔日”,这时是农历初一。
2、蛾眉月
过了新月,月球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运行,亮区逐渐转向地球,在地球上就可看到露出一丝纤细银钩似的月球,出现在西方天空,弓背朝向夕阳,这一月相叫“蛾眉月”,这时是农历初三、四。
3、上弦月
随后,月球在天空里逐日远离太阳,到了农历初七、八,半个亮区对着地球,人们可以看到半个月亮(凸面向西),这一月相叫“上弦月”。
4、满月
当月球运行到地球的背日方向,即农历十五、十六、十七,月球的亮区全部对着地球,我们能看到一轮圆月,这一月相称为“满月”,也叫“望”。
5、下弦月
满月过后,亮区西侧开始亏缺,到农历二十二、二十三,又能看到半个月亮(凸面向东),这一月相叫做“下弦月”。在这一期间月球日渐向太阳靠拢,下弦月半夜时分才能从东方升起。
6、残月
又过四五天,月球又变成一个蛾眉形月芽,弓背朝向旭日,这一月相叫“残月”。当月球再次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,月亮又回到“朔”。
月相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地变化着。如果用月相变化的周期(即一次月相变化的全部过程)来计算,从新月到下一个新月,或从满月到下一个满月,就是一个“朔望月”,时间间隔约29.53天,中国农历的一个月长度,就是根据“朔望月”确定的。
月球自转主要有以下原因:
1、在椭圆轨道的不同部分,自转速度与公转角速度不匹配。
2、白道与赤道的交角。
3、月球每小时相对背景星空移动半度,即与月面的视直径相若。与其他卫星不同,月球的轨道平面较接近黄道面,而不是在地球的赤道面附近。相对于背景星空,月球围绕地球运行(月球公转)一周所需时间称为一个恒星月。
而新月与下一个新月(或两个相同月相之间)所需的时间称为一个朔望月。朔望月较恒星月长是因为地球在月球运行期间,本身也在绕日的轨道上前进了一段距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