角黍
如果从春秋战国时代算起,到现在粽子已经发展了几千年。古时,粽子又叫角黍,样子很像牛角,后世还出现了“蒸裹”、“不落荚”、“白玉团”等一堆小名,凭借高颜值美名远扬后,粽子又得到了一个洋气的英文名字“rice-dumpling”。
从古至今,粽叶用料并不相同,有用竹叶、香蕉叶或干荷叶等,然后用糯米、黄米或其他辅料,如枣,豆沙,火腿等一起包成,形状则有三角形、四角锥形、枕头形、小宝塔形、圆棒形等等。
古时称粽子为
古时粽子被称为“艾果”。
这是因为在制作粽子时会用到艾草,在包裹糯米时可以降低米的潮湿,同时还能起到防腐的作用。
除了用于制作粽子外,艾草还在古代用于药物、驱虫和制造住宅中。
古时称粽子为
粽子最早叫角黍。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,传说是为纪念屈原而流传的。《本草纲目》上记载:“古人以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,如棕榈叶之形,故曰粽。”粽子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,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。
古时候在北方称为“角黍”,北方产黍,用黍米做粽,角状,称“角黍”。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,粽子形成了南北风味;从口味上分,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。
古时称粽子为
角黍
粽子在古代叫做角黍
“黍”原为中国北方的一种农作物,五月成熟。古人用菰叶包上黍米,成为类似祭坛上牛头的形状,作为祭品,称“角黍”、“角粽”。 民俗专家表示,粽子作为祭祀用品,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,但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,则是在晋代,这一时期,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,还添加了中药益智仁,煮熟的粽子称“益智粽”。
早在春秋时期,用菰叶(茭白叶)包黍米成牛角状,称“角黍”,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,称“筒粽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