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喻说话办事前后不一致或相互抵触的成语

投稿:三小六 优质问答领域创作者 发布时间:2023-07-06 13:21:47
比喻说话办事前后不一致或相互抵触的成语

成语是:自相矛盾 自相矛盾 【解释】矛: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;盾:保护自己的盾牌。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。

言行不一[yán xíng bù yī] [解灶销悔释]说的是一套,做的又是另外一套。[出自]《逸周书·官人》:“言行不类相似,始终相悖。自相矛盾[zì xiāng máo dùn] 【成语

比喻说话办事前后不一致或相互抵触的成语

1. 言行不一2. 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说话和做事情之间存在矛盾或不一致的情况,通常是指说话的人没有按照自己的承诺去行动,或者说话和行动之间存在明显的矛盾。
3. 举个例子,如果一个人说他会按时完成某项任务,但是实际上他没有完成,那么他就是言行不一。

比喻说话办事前后不一致或相互抵触的成语

相互矛盾。
1. 因为该成语表示说话和做事情的内容不一致或相互抵触,同时用于形容人的行为或想法之间的不一致和矛盾。
2. 例如有些人开口说自己十分注重身体健康,却不常运动、吃不健康的食品,这种言行不一就是相互矛盾的表现。

比喻说话办事前后不一致或相互抵触的成语

自相矛盾

成语:矛、盾:古代分别用于进攻和防御的武器,指相互对立的事物。比喻言行前后抵触。

出处:《韩非子·难一》:“楚人有鬻盾与矛者,誉之曰:‘吾盾之坚,莫之能陷也。’又誉其矛曰:‘吾矛之利,于物无不陷也。’或曰:‘以子之矛陷子之盾,何如?’其人勿能应也。”

比喻说话办事前后不一致或相互抵触的成语

1. 言行不一2. 这个成语指的是说话和行动之间存在矛盾或者不一致的情况,常常用来形容人的行为不够一致或者说话不够可信。
3. 除了“言行不一”之外,还有一些类似的成语,比如“口是心非”、“两面三刀”、“左右逢源”等等,都可以用来形容人的言行不一致或者相互抵触的情况。

比喻说话办事前后不一致或相互抵触的成语

指鹿为马:指故意颠倒黑白,混淆是非,前后抵触。

自相矛盾:指自己的话或行为前后矛盾,相互抵触。

前仆后继:指前后相反,完全相反的情况。

上山下海:指说话或做事前后完全不一致,相互抵触。

倒悬之危:指处于危险的境地,前后抵触,无法自拔。

两面三刀:指表面上对人好,背地里却损人利己,前后抵触。

画蛇添足:指做事过度,反而起到相反的效果,前后抵触。

希望这些成语能够帮助你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。

比喻说话办事前后不一致或相互抵触的成语

 "言行不一"。

 1.成语是"言行不一"。

2.该成语的意思是指人的言语与行动之间不一致或相互抵触。

这样的情况会使人信任度降低,影响人际关系。

3.在现实生活中,我们应该力求言行一致,避免因此给自己带来不利影响。

比喻说话办事前后不一致或相互抵触的成语

以下是一些用来形容说话办事前后不一致或相互抵触的成语:

1. "言不由衷":形容言辞与内心真实意图不相符。

2. "言行不一":指说的和做的不一样,言语与行动不一致。

3. "口是心非":指嘴上说的和心里想的不一样,内心的想法与言辞不一致。

4. "嘴尖皮厚腹中空":形容人说话无实,言不由衷。

5. "说三道四":形容说的话前后矛盾,无定论。

这些成语可以用来形容说话办事前后不一致或相互抵触的情况。通过了解这些成语,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一个人的说话方式和办事态度。

比喻说话办事前后不一致或相互抵触的成语

问题中所求比喻“说话办事前后不一致,或相互抵触”的成语,如:

1、首尾乖互——指前后互相矛盾。“乖互”指相互违背。

2、前后矛盾——指言语或行为前后自相抵触,不相应和。

比喻说话办事前后不一致或相互抵触的成语

1. 口是心非2. 这个成语形容说话和做事之间存在矛盾或不一致的情况,有时候人们口头上说的话和实际做的事情并不相符。
3. 例如,一个人口口声声说自己很关心环境保护,但实际上却从来不采取任何实际行动去保护环境,这就是口是心非的表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