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4岁转行有什么建议

投稿:抹茶布丁 优质问答领域创作者 发布时间:2023-11-23 20:04:26
34岁转行有什么建议

1.能否承担家庭责任

到了34岁,大部分人都已进入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,这时候,你必须得清醒地意识到:如果你要转行,在转行前的这段收入低或者无收入的时间,如何保证的家庭开销,尤其是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时候,你可能要承担的是双方四位老人的供养。

30岁以后的这个阶段,你的压力是成倍增长的,而这种压力,更多的时候,会使你没有余力去谋求更好的发展。所以,如果你想转行,在尽量能保证家庭开销的前提下,才能拼尽全力向前冲。

2.能力与年龄是否相匹配

很多企业在招聘人才的时候,明确规定要有3-5年工作经验,因为工作时间意味着与之匹配的能力等级。

同样的工作,3年经验和5年经验所积累的能力是不一样的,你的工作年限越长,往往意味着你的能力越强,所能承担的责任也是不一样的。

但如果你违背了这种关系,比如:你工作3、5年,但和工作一年的人在能力方面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,再加上你是转行的话,更会减少优势,你就无法获得用人单位的认可,进而丧失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。

所以,对于年龄34岁的朋友来说,你要审视一下:从毕业到现在,我工作几年了?我所具备的能力是否与我的年龄相匹配?如果不匹配,是哪些方面不匹配?转行能否运用到我的优势?

二、34岁之后,如何寻找出路?

1.储备系统的知识结构

基本上,在职场上工作五六年的人都有这种感受:在具体的操作层面,无论是流程,还是技巧与方法,都能够熟练掌握,但如果从更高一层的角度去看待问题,往往又不知道如何下手。

另外,从沟通的层面来说,层级越高,你看问题的眼光和思路就要越高,你与老板的距离就越近,你与公司最高领导接触的机会也就越多。如果你看待问题的思路无法与老板们保持在高度上的一致性,那么,你的能力是无法得到认可的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你是很难向上晋升的。

所以,无论向上晋升还是转行,你都要储备一套整体系统的知识结构,要不然,你的能力,永远只能停留在具体的基层操作层面上。

2.树立起自己专业化个人品牌

假设我们面试官遇到一个5年跳槽10次、接触过20余个行业的人,那么对他的初步印象就会大打折扣,会认为他毫无专业性可言。

所以,到了34岁以后,最大的不利,就是我们的专业知识成长,永远只是停留在一个相对低的层次上,而这又会影响你职位的晋升与薪水的增长。因此,要给自己一个专业定位,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。

具体如何做呢?

一方面,你可以向转行的那个行业或者你认为最优秀的人看齐,并以他们为目标,作为自己修炼成长的榜样,一步一步弥补与优秀之间的差距。

另一方面,融入行业圈子,树立增加自己在行业内的影响力。每一个行业的优秀人才,都有自己聚集的圈子,我们尽可能的融入进去,并尽快地给“大神”们提供帮助,次数多了,“大神”们就会慢慢记住你,并会适当地给你提供一些便利,从而发展自己的影响力。

3.多认识一些猎头朋友

一般来说,猎头不仅有丰富的中、高端职位信息,还与企业有着良好的沟通渠道,了解企业最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,更有丰富的识人技术,当一名职场人士被猎头瞄上,也意味着他将有获得向更高一层迈进的机会。

一般猎头顾问对猎取的人才会有一个详尽的评估,包括职业能力、职业价值观、人格特征、行为风格、职业匹配度,还有职业发展的规划设计等等。

这些第三方中立的评估,就是对你中肯的评价,所以,当你对自己职业有困惑的时候,寻求专业人士的评估至关重要,不但能帮助你清晰定位,指出你的不足之处和应补缺的地方,而且给出该跳与不该跳的利弊分析和建议,能让你避免许多的弯路。

三、如何更好的转行成功?

遵循“换岗不换行”或“换行不换岗”的原则

如果想要转行,尽量遵循“换岗不换行”或“换行不换岗”的原则,而不管是在同行业选择别的岗位,或者在别的行业从事原来的岗位,都能够借鉴此前已经积累下来的经验,缩短纠偏的时间,让自己尽快回到职业发展的轨道上来。

深入分析转入行业的大环境

在转型时,不少人都做了认真的准备工作,如技能、知识方面的储备,但令人遗憾的是,却未对行业大环境做调查,比方说:它是新兴行业还是传统行业,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等等,如果对将要转入的职业了解不够深入透彻,那所做的准备并不能真正为职场转型服务。

延续过去,重组结合

转行是把你过往的能力、经验来重新选择和迁移的。结合第一条的原则,转行最好的办法就是能将你之前的能力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延续,再与新的知识能量相结合。

所以,如果你文笔好,建议你可以往策划文案方面努力,我有很多学员以前也是做行政文员的,现在有文字写作的,有做图书编辑的,也有转行做文案的......

因为文职在工作中要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,所以相信你的沟通能力也很不错,你可以尝试一下做销售或者微商,当然相对应地这个行业很辛苦,工资上主要看你的个人能力,做的好的话前途也是无量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