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作动词:用;使用。例句:战国时期·屈原《涉江》:“忠不必用兮,贤不必以。”
2、作动词:做。例句:先秦·佚名《子路、曾晳、冉有、公西华侍坐》:“如或知尔,则何以哉?”
3、作动词:认为。例句:战国·刘向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:“皆以美于徐公。”
特殊情况:
【以己度人】:拿自己的心思来衡量或揣度别人。
更多:
一、表示动作工具、方式
“以”字在此种用法中表示动作使用的工具或方式,可译为“用”、“拿”、“以……的方式”等。例如:“以书卷结巢”(《庄子·逍遥游》),表示用书卷构建鸟巢的方式。需要注意的是,这种用法中,“以”字所连接的前后两个成分,并非动宾关系,而是状中关系。
二、表示动作原因
“以”字在此种用法中表示动作发生的原因,可译为“由于”、“因为”、“因为……而”等。例如:“以困曹仁于樊城”(《三国演义》),表示由于在樊城围困曹仁。需要注意的是,这种用法中,“以”字所连接的前后两个成分,是因果关系。
三、表示时间、方位、数量等
“以”字在此种用法中可表示时间、方位、数量等,可译为“在”、“于”、“在……方面”、“在……上”等。例如:“舟遥遥以轻飏,风飘飘而吹衣”(陶渊明《归去来兮辞》),表示船在轻盈地飘荡,风在衣裳上吹拂。需要注意的是,这种用法中,“以”字所连接的前后两个成分,是修饰与被修饰关系。
四、表示动作完成的程度
“以”字在此种用法中可表示动作完成的程度,可译为“地”、“着”、“了”、“得”等。例如:“大禹以疏治水”(《庄子·逍遥游》),表示大禹用疏通的方法治水。需要注意的是,这种用法中,“以”字所连接的前后两个成分,是谓词性词组。
综上所述,“以”字在文言文中用法和意义多种多样,需要根据具体语境判断其意义和用法。我们在阅读文言文时,需要多加注意和分析,才能准确理解文意。
文言文以字的用法,意义
1、介词
①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,可译为“因为”“由于”。
例: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。(《岳阳楼记》)
这句话的意思是: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。
例:以相如功大,拜为上卿。(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)
相当于说:因为蔺相如功劳很大,赵王任命他做上卿。
②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,可译为“凭借”“按照”“依靠”等。
例:策之不以其道。(《马说》)
这里的“以”译为“按照”,“以其道”,即按照正确的方法。
例:域民不以封疆之界。(《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》)
这句话的意思是,使人民定居下来(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),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。
这里有个比较特殊的用法,翻译过来是“以……的身份”。
例:以资政殿学士行。(《指南录后序》)
这里的“以资政殿学士行”,等于说凭借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去。
③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,可译为“拿”“把”“用”等。
例:先帝知臣谨慎,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。(《出师表》)
“临崩寄臣以大事”,等于说临去世前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。
例:屠惧,投以骨。(《狼》)
“投以骨”,等于说把骨头扔过去。
2、连词
①表示目的,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“来”。
例: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。(《狼》)
例:属予作文以记之。(《岳阳楼记》)
②表示结果,相当于“以致”“因而”
例:不宜妄自菲薄,引喻失义,以塞忠谏之路也。(《出师表》)
这句话等于说:不应该随便地看轻自己,说话不恰当,以致堵塞(人们)尽忠进谏的途径。
③有时相当于连词“而”。
例:黔无驴,有好事者船载以入。(《黔之驴》)
这个“以”是“而”的用法,基本相当于“着”的意思。
例:夫夷以近,则游者众。(《游褒禅山记》)
这个“以”当“又,且”讲。那平坦而近的地方,游览的人就多。
3、动词,当“以为,认为”讲。
例:魏武将见匈奴使,自以形陋。(《魏武将见匈奴使》)
例:皆以美于徐公。(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)
4、副词,通“已”。已经的意思。
例:固以怪之矣。(《陈涉世家》)
这句话等于说:本来就已经认为这件事奇怪了。
5、名词,相当于说“原因”。
例:古人秉烛夜游,良有以也。(《春夜宴桃李园序》)
“良有以也”,即确实是有原因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