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中医的尊称

投稿:抹茶布丁 优质问答领域创作者 发布时间:2023-09-20 20:01:32
对中医的尊称


岐黄。指黄帝和岐伯,传说是中医的始祖。古代医书《黄帝内经•素问》多用黄帝和岐伯问答的形式写成。后来用“岐黄”作为中医学术的代称。

杏林。代指中医学界。典出三国时期闽籍道医董奉。根据董奉的传说,人们用“杏林”称颂医生。医家每每以“杏林中人”自居。后世遂以“杏林春暖”“誉满杏林”等来称颂医家的高尚品质和精良医术。

对中医的尊称

中国对中医的尊称可以是中医师、中医师傅、中医师父、中医师长等。这些尊称都是对中医师职业和技术的尊重和认可,体现了对中医传统文化的重视和敬意。同时,这些尊称也可以表达对中医师经验和知识的认可和信任。在与中医师交流时,使用这些尊称可以展示对其专业能力和贡献的尊重,并促进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。

对中医的尊称

在西方医学没有流入我国以前,中医基本不叫“中医”这个名字,而是有独特且内涵丰富的称谓.其中包含:岐黄、青囊等等. 

岐黄 这个名字来源于《黄帝内经》. 因其是黄帝与岐伯讨论医学的专著,便称《黄帝内经》为岐黄之术...

对中医的尊称

1、岐黄

中医第一个名字叫“岐黄”。

中国古代医学经典《黄帝内经》是黄帝与岐伯讨论医学而成书得,于是后世的人们就称《黄帝内经》中的医学为“岐黄之术”。因为《黄帝内经》是中国早期医学中的经典,所以“岐黄”就成了中医的代名词。

2、青囊

中医第二个名字叫“青囊”。

这个名字用的不多,但是来历却不小,它与神医华佗有关,据传三国时魏王曹操患有头风,召来当时的名医华佗为他看病。华佗建议做开颅手术,曹操疑心华佗要谋害自己,就把他杀了。华佗临死前把自己毕生所学着成《青囊书》,赠给狱吏。

3、杏林

中医第三个名字叫“杏林”。

我们现在经常以 “杏林春暖、誉满杏林”来形容医生的医德、医术一流,“杏林”有什么典故呢?三国时期,吴国有一位隐居在江西庐山的名医叫董奉,他为人看病从不收取钱财,只要求被治愈者在他屋后种杏树。因他医术远近闻名,附近百姓都来找他看病。没几年,他屋后就变成一望无际的杏林。从此,人们开始称中医为“杏林”。

4、悬壶

中医第四个名字叫“悬壶”。

我们对“悬壶济世”这个成语都非常熟,它有什么典故呢?东汉时有一个叫费长房的人,是个管市场的官吏,常常看到一个老者用长杆挑壶行医。每到散集的时候,老者就跳到壶里消失不见了。一次他随老者同入壶中,发现壶里竟别有天地,于是拜其为师。数年后,他学成出山,从此悬壶行医。后来人们都学他,药铺门口都悬着一个药葫芦来作为行医的标志,人们以“悬壶”称呼中医。

5、橘井

中医第五个名字还叫“橘井”。

说的是西汉道士苏耽的故事。苏耽事母至孝,成仙之前告诉母亲将有瘟疫流行,用井中泉水泡橘叶可以治病。第二年果有疫病爆发,他母亲用这个办法医治了无数病人。后来人们就用“橘井泉香”来称赞中医。

6、大夫

中医第六个名字叫“大夫”。

这个词是我们最常见的对于中医的称呼了,在电视剧中经常听到,而它又是怎么来的呢?其实很简单,古代“大夫”原是官职名称,北宋徽宗时期在医官中设置“大夫”也是官阶,古汉语中“大”读 “dai”,所以北宋以后“大夫”便是对医生的尊称了